
新年伊始,清潔能源公司瞄準新的目標“爭當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”,將科技創新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,充分發揮科技支撐驅動作用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。2022年以來,面對60年一遇的旱情和嚴峻的經營形勢,公司以深化科技創新為抓手,加強人才隊伍建設,加大科技攻關力度,著力解決一批企業安全、生產、經營和發展中的技術難題。
科技管理“實”。公司制定了科技創新發展規劃,修訂了科技創新管理辦法;先后完成了冉家壩水電站、生態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升級改造項目,創新發展后補助資金項目績效評價;開展了科技情報和政策研究工作,對14個科技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:冉家壩電站調速器性能優化研究與應用、酉酬水電站智能電站優化研究、豐都發電公司區域電站智能化升級與遠程集控運行研究與應用、蒲葉林風電場遠程監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項目。云能公司、華能石粉公司成功納入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庫,華能石粉公司成功申報重慶市科技型培育入庫。
科技平臺“優”。公司以MIS平臺為基礎,開展智慧電力管控平臺研究項目,挖掘平臺智能管控潛力,通過線下會、視頻會等方式,收集所屬企業需求,討論技術實施方案,功能清單及相關細節經歷5批次以上討論及改進,正在按計劃推進項目實施,增強了平臺交流的多樣性、靈活性、實用性,為事務交流、應急管理提供新的數字化手段。
科技人才“強”。公司完成市能源工會確立的“構建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”項目,以企業發展對技術工人的需求為導向, 以提高職工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為著力點,建立了思想引領、培養培訓、練兵競賽、激勵晉升、關心關懷“五位一體”的技能人才培養提升長效機制。投入30多萬元資金,創建3個職工技能培訓工作室,創新“技術工人個人成長管理卡”,開展水庫精準調度勞動競賽、通用橋式起重機司機技能競賽、風電運維技能競賽等,利用金點子征集、“五小成果”等形式推動了全員創新,讓人人都有創新平臺,用科技創新激發提質增效新活力。
科技創效“好”。巴山公司完成水庫精準調度優化研究項目,豐水年份可增收20余萬元,年節約維護成本5萬元;蹇家灣電站機組技術供水系統改造,提升了運行響應速度與安全性;蓋下壩機組技術供水系統補水技改,解決了機組運行時軸承瓦溫度過高問題,年可多發電約3000萬度;蓋下壩機組及主變故障錄波器改造,年可節約16萬元;蓋下壩電站機組AGC相關程序及運行邏輯優化,受電網考核電量明顯減少;酉水公司對機組調速器導葉反饋變送器、壩前與尾水水位傳感器、水車室照明燈、快速門緊急落門等進行技改,確保了安全生產,同時,對尾水圍堰堆石進行清理,尾水水位降低約1米左右,每年可增創效益120萬元;豐都公司完成區域電站智能集控運行自動化升級項目,白水河3座電站實現無人值守自動運行功能,南江電站技術供水升級改造,提高設備運行可靠度,提升經濟效益;華能石粉改造現有閑置汽車衡,節約物資成本、人工成本約50萬元,并對2號線鏈運機減速機改造,提高運行可靠性。
據公司黨委書記、執行董事樊湖介紹:近年來,公司在智慧電廠方面作了有力有效的探索,企業持續向高質量發展之路邁進。新的一年,公司將深入推進“四個重塑”,在科技創新方面深耕細作,推進“本質安全型、管理效益型、和諧幸福型”企業建設,爭當一流清潔能源供應商。